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主页 > 期刊导读 >

基于专业课程教学的大学生创新训练模式的探索

现代大学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五大职能,而创新创业教育是达成五大职能的重要融合点。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推动下,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成为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在国内各高校推广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创新型人才。然而,在深入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过程时,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项目技术含量较低、与学科专业发展脱节、学生参与度低及质量不佳等[1-3]。为解决上述问题,国内许多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训练模式开展了深刻反思,并结合学科与专业特色开展了多种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大胆尝试[4,5]。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产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和行业对大学生知识结构和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均在不断提高,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也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持续深化改革,以适应新工科形势的要求[6,7]。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构建了一种基于专业课程教学的创新训练模式,即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设计创新训练项目,然后指导大学生结合课程学习开展创新实验和实践训练,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同时,促进大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点的深度理解。

一、现行大学生创新训练模式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大学生创新训练的一般模式为:指导老师根据自身科研项目的任务分解出创新训练项目,然后让大学生创新小组与研究生一起开展创新实践活动。这样可以使大学生有机会直接参与科研项目,但是在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大部分工作是研究生完成的,创新小组的本科大学生实际参与度较低,导致大学生创新主体功能发挥不足,大学生的科研创新、组织策划、沟通协调、团队协作等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形成这种大学生实际参与度低、参与有效性差的创新训练模式,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还不足以独立承担科研项目任务;另一方面则因为大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繁重的课程学习任务使其难以全力以赴地开展创新训练课题研究。甚至还有部分“南郭先生”,只是抱着混个课外实践学分的目的而加入创新训练小组,根本无心深入参与课题研究。因此,这种基于科研项目的大学生创新训练模式,实际上只对极少数学有余力的大学生进行了有效培养,大部分创新小组的大学生并未取得真正的收获。此外,由于立项数目逐年增多,部分学校对项目的监督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项目督促检查多流于形式。另外,许多项目指导老师的工作安排与学生的学习时间容易冲突,使得学生获得老师亲自指导的机会大大减少。

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应该基于学科专业基础的教育。美国著名教育家伯顿·克拉克指出,学科专业应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起着“心脏”作用[8]。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实践依然以大量低技术含量、与学科专业发展严重脱节的低层次创新创业训练为主,真正具有持续发展潜力的高层次、与学科专业进展紧密相关的原创性创新创业项目偏少[2]。我国高校要培养大批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应学习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强化学科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强化学生的原创性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现阶段,我国高校结合专业和课程特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尝试阶段,创新创业训练体系亟待健全[9]。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融为一体,以专业教育为主要依托并辅以一系列创新创业课程与实践,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原创性能力[10]。在为学生奠定专业学科基础的同时,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有机关联,通过广博的学识,使他们学会辨析、思考、选择和定位,提升社会适应、资源整合和集成创新等方面的能力[11],这才是高校“育人”的最终目的。因此,基于学科发展和专业课程教学的创新训练模式,是高校创新教育实现广度和深度发展,以及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

二、基于专业课程教学的大学生创新训练模式的构建

针对上述现行大学生创新训练模式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一种新的构想,即建立一套基于专业课程教学的大学生创新训练模式,这种实践活动与学生知识结构相匹配,与课程学习不冲突,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点的深度理解与应用,双重提升创新训练与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